close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工商時報【方燁】

截至11日,中國大陸5月宏觀經濟資料大致公布完畢。從資料可以看出,部分經濟指標出現好轉,但總體上經濟增長繼續面臨下行壓力。市場預期,穩增長政策或將繼續加碼。

積極方面,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率連2月上升,消費增長略有加快,累計投資減速幅度放緩,出口降幅有所收窄。而從用電量、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等指標來看,5月鐵路貨運月增2.73%;新增人民幣出國留學貸款比4月多1,929億元人民幣(下同);用電量資料雖未公布,但大概率上行。

上述指標說明,從年內看,經濟增長趨於見底。但是,現在說企穩恐怕為時尚早。需求不足是本輪經濟下行的主要癥結,尤其是投資需求,前5個月增速僅為11.4%。更為嚴峻的是,代表未來投資增長潛力的到位資金和新開工專案資料進一步走低。1至5月,投資到位資金年成長1至4月回落0.5個百分點,億元以上新開工專案計畫總投資年減20%。

汽車代款額度與之相關的一組資料是,5月進口年減18.1%,連續8個月負增長,連續5個月兩位數負增長;CPI增長1.2%,連續兩個月低於市場預期,這些資料都說明,lc 押匯眼下還看不到總需求的明顯改善。

當前中國新舊產業和發展動能轉換正處在接續關鍵期,需要採取有效措施保證適度的經濟增長。第2季如果下行壓力繼續增大,調控力度可能會加強。4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,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,加大定向調控力度,及時進行預調微調。與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保持一致,人行4月20日下調存款準備率,5月11日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。

可以看到,儘管經濟增速可能已經逼近調控區間下線,但是本屆政府堅持區間調控、定向調控取向,堅持不搞大水漫灌。為了更有針對性,傾向於先從政策工具箱中拿出財政政策工具。

6月10日,中國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,明確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措施,以盤活存量資金;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對7個鐵路工程、機場投資專案的批准案,累計投資達到1,267.2億元,以加強基礎建設投資;第二批置換債券也已經啟動,以增強地方資金實力,並化解地方債務風險。此外,6月1日起,中國國務院派出11個督查組赴35個國務院部門和單位、18個省(區、市)開展實地督查,則是為了消解地方懶政怠政,推動重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。即使是4月降準,也是採取了「普降+定降」的政策組合拳。

當前中國經濟總體放緩的大趨勢並未改變,區間調控、定向調控的目的僅在於短期托底,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長效對策還在於加大改革和創新力度,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。

正是在這一思路下,10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改革創新機制的8項舉措,用以改變財政資金使用的碎片化;5月降息也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,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.3倍調整為1.5倍。綜上來看,兼顧穩增長與促改革,以穩增長來為深化改革贏得騰挪空間,仍將是下階段宏觀政策的基本取向。

(本文摘自經濟參考報)


0022935751B5D251
arrow
arrow

    x13nr7lvd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